“消除家庭暴力日”特别关注
受害者质问:婚姻生活没有争吵,没有摔碟子摔碗,能算是幸福吗?
11月25日是第七个“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家庭暴力是大众传媒和学者近年来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不过,一般情况下,人们提起家庭暴力,还只是联想到拳脚相加,头破血流。其实,在城市的一些家庭里,暴力形式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此,另一种被称为“冷暴力”的形式已日益普遍地存在着。
那么,家庭“冷暴力”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身受家庭“冷暴力”之苦的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几位当事人的陈述,也许能为我们提供一点答案。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和《中国式离婚》两部电视剧都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如果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家庭暴力让人痛恨,那么《中国式离婚》中主人公的“冷暴力”更让人伤心,夫妻相对无言,相看生厌,何等压抑和悲哀!
《中国式离婚》一上映不啻一枚重磅炸弹,一下子击中了人们的心,“家庭冷暴力”也随之受到重视,没有第三者插足,只是些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便足可使一个家庭破裂。幸福的人们和不幸的人们纷纷反思:我们的婚姻怎么了?
精神上的折磨让她度日如年
从事教师职业的肖敏一想到回家就万分痛苦,因为那个所谓的家实在让她没有感到过丝毫的温暖。她与丈夫结婚十几年了,但丈夫跟她说话、交流的次数却屈指可数。这一切只因肖敏在婚后的第五年不幸得了恶性肿瘤,切除了子宫,破坏了在丈夫眼里原先完整、美丽的形象。
肖敏说,丈夫从此就不再理会她了,在家中见面就像是陌生人一样,心情不好时不仅连招呼都没有,还没有好脸色。丈夫没有打过人,也从没提过离婚,但呆在这样一个家里几乎要让她窒息。以前她会找话题跟丈夫说说,甚至找茬跟他吵架,可丈夫就是不理她。面对这种家庭“冷战”,连吵架都成了一种奢望。家中来电话找她,丈夫要么使眼色让孩子叫她,要么干脆把电话挂掉,病了饿了也不闻不问。久而久之,肖敏在家里也沉默了,现在她已经和丈夫分居了。肖敏伤心地拿起电话向市妇联心理咨询中心倾诉:“精神上的折磨让我度日如年,忍无可忍只好向他提出离婚。这种‘冷战’简直要把人逼疯。”
肖敏就是典型“家庭冷暴力”的受害者。“家庭冷暴力”是近几年出现的提法,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据记者广泛查阅资料可这样概括,“家庭冷暴力”一般是指夫妻出现矛盾又找不到调和的方式时,采用非暴力的方式刺激对方,致使一方或多方心灵上受到严重伤害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对对方较为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其明显特征是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低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务等等。
一位和自己丈夫共同生活了10年的蒋女士说:“我们的婚姻,没有大的争吵,更没有摔碟子摔碗。可这能算是幸福吗?我们之间的话语越来越少,吵架对于我来说都是奢望,那最起码也算是沟通。”
“冷暴力”多现知识分子家庭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经济收入差、文化层次相对较低的家庭,多是挥舞拳头棍棒的“热暴力”,而“冷暴力”却频频出现在知识分子家庭里。
市妇联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赵利霞分析说,“冷暴力”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有的由于工作太忙,常常早出晚归,连见一面都难,更不要说静下心来沟通了。久而久之,在生活的压力下彼此就没有了沟通的欲望;也有一些知识分子同时又是大龄青年,迫于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种种压力,为了结婚而匆匆结婚,但婚后才发现双方实在无法生活在一起。总之,由于知识分子自尊心强,好面子,不善于宣泄和表达,但对感情和精神的要求比一般人更加细致、更高一些,“冷暴力”所造成的精神伤害也就更加突出。
“冷暴力”重者会导致精神分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之间的话越来越少。每天下班回家,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事。他总是一副冷冷的样子,我见了他就没有说话的欲望了。”许女士告诉记者,这样的情况在她的家庭生活中已经有一年多了,如果这样下去,她真的要崩溃了。
许女士有一个上高中的儿子,孩子有时看到父母在家里不说话,就经常躲到自己的房间。一日孩子哭着问:“妈妈为什么我们家没有声音,更没有笑声。我觉得家里好冷,我恨不能离开你们。”许女士一听,抱着孩子泪流满面。
“其实我是不同意‘冷暴力’的提法的。我认为,所谓‘冷暴力’,其实就是一种精神暴力,只不过,它和讽刺、谩骂等形式的精神暴力表现不同而已。”厦大法学院博导、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蒋月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在蒋月看来,矛盾存在,却不积极作为、积极解决,也不激化矛盾,这就是所谓“冷暴力”的状态。她认为,这种状态有其积极的一面,即双方采取的不是过激的而是冷静的行为,“不过,这种状态不能持续很久。双方三四个月不说话,矛盾始终还在,只会不断积累,越来越严重。”
有专家指出,“冷暴力”的破坏力虽有别于身体暴力,但对于受害人的影响,远超过肉体的直接伤害。而受害人因为长期的压抑,轻者会心理畸变,患上抑郁症;重者则会精神分裂,甚至自残。而造成“家庭冷暴力”的直接诱因往往是第三者插足、婚外恋、重男轻女、性格不合、女方失去生育能力等等。长期遭受精神暴力的妇女,容易出现情绪表达障碍和性格扭曲。家庭“冷暴力”的极限会使很多妇女产生报复心理,如果严重了,妇女会产生极端的做法,可能会自杀,甚至伤害自己的丈夫;夫妻双方的“冷暴力”,也会使丈夫或者妻子有外遇,致使家庭矛盾进一步加深;被“冷暴力”折磨的男性,往往因此变得多疑、自私、自卑、不愿与人交流。
而蒋月则特别提到了“冷战”可能给其他家庭成员带来的伤害:“一个毫无生气的家,对家庭成员特别是孩子,必然是相当不利的。孩子的初步社会化过程是在家庭里完成的,父母长期不说话,对孩子心智的健全必然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很难想像,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能够形成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冷暴力”不止发生在夫妻之间
当然,家庭的“冷暴力”不仅出现在夫妻之间,也有的是冲着孩子去的。大海今年16岁了,父母都非常疼爱他,从来不打也不骂他。但是这样的爱却令大海快喘不过气来了,每次他干了坏事,父母就联合起来不理他,短则三五天,长则半个月。错误比较严重的,母亲就会在一旁掉眼泪,并联合父亲一起抵制。久而久之,大海越来越叛逆,对父母没有沟通的欲望。
有统计表明,60%以上的人在对配偶实施精神暴力的同时,也常对子女实施精神暴力。专家指出,受到精神暴力虐待的孩子,轻者会性情忧郁、孤僻,没有归属感,变得懦弱或残暴,重者可能产生自杀倾向。这些影响即使在孩子长大之后也很难消除干净。 (文中当事人均为化名)
专家观点
别让沉默埋葬你的幸福
日常生活中其实也常见有“夫妻冷战”,只是“冷”的时间长短不同而已。有些家庭在发生小矛盾的冷战中能够很快恢复热度,而有的家庭在冷战中就各不相让,越战越冷,积重难返时,一个家庭就有可能因冷而肢解。如果不想让自己的家庭陷入“冷暴力”的困境,就要时时处处小心呵护家庭生活的环境与氛围,让“冷暴力”消失在萌芽状态。
“冷”对“冷”,无异于“自相残杀”
其实每个家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冷暴力”,重要是如何化解。网友笑言曾有过3个月受冷落的经历。丈夫工作不顺心,在家就紧绷着脸,每天上班前,她给丈夫擦皮鞋,丈夫没有任何表示扭头就走。笑言说,3个月后,丈夫处理好了工作才惊讶地意识到,原来他伤害了妻子。笑言坦白地跟记者说:“我心里清楚他工作压力太大,出现了暂时性的自我封闭。他的冷淡与感情无关。我就只能先自己委屈些。”可以想像,假设当初笑言以“冷”对“冷”,无异于“自相残杀”。
处于家庭冷暴力中的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将情感冷藏起来,其实内心深处,仍渴望有家庭的温暖。只是,那扇关紧了的门,已经被冰封起来,没有足够的热情,是不可能将它打开的。一方有“冷”的预兆,另一方就要想方设法令爱人“返热”。“冷”是对家庭无言却是最深的伤害,是家庭最致命的伤,它的出现意味着婚姻已亮起了“红灯”。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这是正常的。” 厦大法学院博导、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蒋月教授说。她建议,夫妻之间有矛盾,最好别憋在心里,可以找三五知己倾诉一下,一方面缓解自己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也听听别人作为局外人的看法;另外,现在各种专业咨询相当发达,夫妻矛盾也可找心理专家客观分析一下;当然,也要锻炼自己的判断能力,凡事要看到积极的一面、主要的一面,以客观公平的心态,想想自己怎能要求别人毫无瑕疵、自己又是否能让对方完全满意,最终达到双方“求大同、存小异”。
“事实上,打“冷战”更多的时候是双方的事情。”蒋月说,那么,要破解“冷战”,关键是一方要先放下架子。“有的人会想,‘你这样对我,干吗要我先让步?’实际上,这是非常孩子气的想法。化解矛盾,没有谁先谁后的问题,说不上是谁‘让步’,关键是你自己怎么看待这个家庭、这段婚姻。”蒋月说,如果认为家庭和孩子很重要,那就要积极寻找解决矛盾的办法;长期赌气下去,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有时候,可能只要一句话就可以解决问题。比如,不说话的夫妻,一方突然在开饭时间友好地说一句‘过来吃饭吧’,对方有了台阶下,矛盾立刻解决。”如果对方一直没被打动,也应该心平气和地积极与他摊牌——“我们的家、我们的孩子怎么办?你有什么打算?”……蒋月说,每个家庭情况不同,解决矛盾的办法也不同,但同样的是,解决矛盾对当事人都是一个挑战,首先,是要有面对矛盾的勇气。
一人退一步,就会海阔天空
此外,也有专家指出,要解决“家庭冷暴力”问题,更多的是要依赖道德建设,妇联等社会组织提供的援助也很重要。此外,夫妻双方应改变观念,敞开心扉,正视问题,加强沟通,用心经营和提高婚姻质量。人无完人,夫妻相处难免会产生矛盾,假如能够开诚布公地谈心,互相交流意见,一人退一步,就会海阔天空。可怕的是,夫妻双方,或者一方选择了沉默,在彼此之间搭建了一座冰窖。“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警钟长鸣,别让沉默埋葬了你的幸福,别让冷漠折磨身边爱你的人。
采访即将结束时,蒋月感慨地说,现在的社会“个人主义”盛行,许多人为自己想得太多,替其他家庭成员想得太少,发生矛盾就一门心思往前走,这也是“冷战”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她说,人总是要沟通的,无视对方存在是很不正常的、不应有的现象;对待生活,我们应当多一些积极、少一些消极。